人才泛指有才华、有特长、有道德、有作为、有突出业绩、有卓越贡献的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如何直接吸引来进行工作,或者吸引他们帮助、参与、指导工作呢?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院的前身是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1990年全院教授只有4名,副教授不足36名,国家教委因高职人员少示以黄牌警告。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树立高层次人才共用论的观念,走引进、聘请、借调、兼职、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人才立校的步伐,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一号工程”,才能有希望变被动为主动。
1992年我们在北京、天津、西安、大连、哈尔滨等地设立了引进人才机构,1994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毕业4名博士,有3位一起来我院工作,轰动了这所大学。因为我院所处地理环境、学院本身基础并不理想,博士们的举动使许多人不理解,使该校校长前来探寻。今年4月27日,山东滨州运输公司党委书记陶家友将其在北京医科大学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儿子陶国新,亲自送来我院,对笔者说:“山东工程学院这几年十分重视人才,我把儿子交给你们,来这里工作,就放心了。”面对其情其景,令人十分感动。就这样,通过面谈、招聘、自来、互引,20多名博士纷纷来这里安居。
许多到国外留学的学者,学成后企盼着报效祖国,如何牵线搭桥吸引他们来院工作,我们必须进行探索。当得知美国数学学会会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张瑞明先生回国探亲时,我们先后6次与之商谈,笔者也曾到其家进行专访,最后张先生欣然回国来我院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的同时,必须把年轻教师送出去培养人才作为基点。从1992年开始,我们陆续派出了40多名年轻的硕士到全国各地去定向培养博士,有的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去深造。力学教研室先后有8名教师攻读博士,现已全部学成归来。同时,我们又与一些名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加快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步伐。从1993年6月,第一位博士到校工作,现在我们拥有94名博士、博士后,占专业教师的20%以上。
当形成博士群之后,如何组织起来,发挥作用,成就事业,这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要用好人才,必须要有更高层次的人才来点拨,来调度,来组织。更高层次人才的吸引,更必须有更新的观念,打破一切框框。1997年7月7日,笔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机械与运载学部主任、刚刚从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下来的姚福生博士进行恳谈,恳请他到我院任院长,以便组织博士们搞科研、搞教学、攻关破险。姚福生说,任命他当院长是件新鲜事,要冲破长规,用党性办理有关事宜,并提出了“五不”的要求,即不按受聘金和补贴,不作法人,不转行政关系,不要特殊照顾,不规定在院工作时间。我们当即表示完全同意,坚决调办。1998年2月23日,山东省政府发文聘任姚福生院士为我院院长。姚福生院长一上任,就提出了“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办学思路,指导了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组建了由32名正副教授和19名博士担纲,62名科研人名参与,下设生物质利用、燃料电池、技术基础、工厂化农业、模具、虚拟现实、电气测控七大技术研究中心的山东工程学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向世界先进科技水平进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地矿专家宋振骐教授欣然前来,组建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并出任我院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香港大学电子系主任、国际电动车辆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泉教授欣然加盟我院,正在成立创新学院,与山东省有关部门组建电子商务大学,电动车研究院。今年春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沈绪榜、蒋民华、程耿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福生、张启先、吴澄、曾德超、汪懋华、艾兴等十几位院士云集我院,隆重召开了“21世纪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院士论坛,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关注和反响。
我们对高层次人才共用论的初步探讨,极大地促进了我院教师队伍的建设,事业的发展,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学院由10年前的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到6个门类的多学科院校,系部由4个发展到14个,专业由14个增加到32个,全日制在校生由1916名增加到8200名,正高职人员由4名增加到78名,副高职人员由36名增加到230多名;建筑面积由7.9万平方米增加到25万平方米,一次性建设高标准职工住宅477套,全部解决了教职工住房问题;科研经费由不足10万元增加到近1000万元,首次承担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攀登B项目,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科研水平、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化,获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授予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的称号;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获得省高工委、教育厅授予的“文明校园”的称号;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效果比较明显,去年在全省召开的高教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介绍。目前,学院正在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成为博士授予单位,获得10个国家级科技、教学奖,拥有100名博士,新建1000亩校园,拥有10000名全日制在校生,建成山东高水平大学。
(作者系山东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